廣西蔗區2025年第一代螟蟲動態簡報及防治措施發表時間:2025-03-28 11:45 蔗螟的危害 甘蔗螟蟲(俗稱鉆心蟲)主要有黃螟、條螟、二點螟等,其幼蟲通過蛀食甘蔗造成危害,使苗期引發"枯心苗",拔節后蛀入莖稈形成"螟害莖"并誘發赤腐病,而條螟和二點螟會造成"死尾蔗",嚴重影響甘蔗的產量和品質。 根據廣西植保站發布的《農作物病蟲情報》和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發布的《甘蔗病蟲動態簡報》顯示,廣西蔗區近期的甘蔗螟蟲發生趨勢如下: 全區大部分蔗區螟蛾(成蟲)盛發期為3月下旬,較常年提前5天。其中除桂南沿海及右江河谷等春季回溫較快的蔗區已進入成蟲盛期外,受低溫影響的桂中、桂北蔗區成蟲盛期預計在3月底至4月上旬。卵孵化高峰在3月底至4月上旬,橫州等地將出現二次羽化高峰(4月1-5日)。 發生數量統計的排序依次為:黃螟>條螟>二點螟,其中黃螟和條螟在各蔗區普遍發生且數量較多,二點螟主要集中于桂西南地區發生(崇左、百色較多)。 防控建議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隨著氣溫的升高,廣西各蔗區進入蔗螟為害盛期,應盡快采取防治措施。 桂中地區的來賓市興賓區、柳州市,桂南地區的崇左市江州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南寧市賓陽縣,桂西地區的百色市田陽區,桂東地區的貴港市。 (1) 生物防治: 溫度較高的蔗區(如桂南、桂西南及百色右江河谷),在卵孵高峰期前通過在田間釋放赤眼蜂,以壓低田間的害蟲基數。 (2) 物理防治: 田間安裝誘捕器及性誘劑誘芯,通過大量持續誘殺害蟲,保護甘蔗主苗及早期分蘗,同時壓低害蟲的蟲源基數。 (3) 化學防治: 推薦使用廣西首控0.16%氯蟲·噻蟲胺藥肥,該產品可防治蔗螟等甘蔗害蟲,同時還可補充甘蔗生長所需養分,助力甘蔗健康生長。可在宿根蔗開壟施肥時、春植蔗下種及培土過程中,均勻撒施即可。 當前廣西蔗區第一代螟蟲進入盛發期,請廣大蔗農朋友們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全面加強田間管理,保障甘蔗生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