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度警惕粘蟲在蔗區暴發為害發表時間:2025-07-01 09:37 ![]() ![]() 粘蟲又名行軍蟲、剃枝蟲,具有群聚性、遷飛性、假死性和晝伏夜出等特點,其突發性和破壞性極強,一旦暴發成災將導致甘蔗大幅減產甚至絕收。 ![]() 為害癥狀 ![]() ![]() 粘蟲啃食后的甘蔗葉片 ![]() 1~4齡幼蟲咬食蔗葉,受害葉片邊緣呈鋸齒狀;5~6齡進入暴食期,能在短時間內將葉片全部被吃光僅剩中脈并群集向鄰近地塊遷移危害。 ![]() 發生規律 ![]() ![]() 6~7月常暴發為害,高溫多雨天氣對粘蟲成蟲的持續遷入以及卵和幼蟲的孵化有利。 ![]() 防治措施 ![]() (一)物理誘殺 1.糖醋液:取紅糖350克、酒150克、醋500克、水250克、90%的晶體敵百蟲15克,制成誘液,放置離田間1米高的地方,每畝3~5個誘殺成蟲。 2.殺蟲燈:利用成蟲的趨光性,于晚間7點至早6點開燈誘殺成蟲。 3.性誘劑+誘捕器:每畝懸掛 1~2 個,干擾成蟲交配,降低繁殖率。 (二)化學防治 1.幼齡蟲(1~3齡):可選用甲維·蟲螨腈、阿維·茚蟲威、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 2.中高齡蟲(4~6齡):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藥劑。 注意:甘蔗黏蟲需物理誘殺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并加強田間管理。若遇大規模爆發,建議優先使用高效低毒藥劑(如甲維鹽、溴氰菊酯等)配合統防統治。 ![]() ![]() ![]() 施藥技巧 ![]() 1.3齡前低齡幼蟲防治效果最佳,重點撲殺。 2.施藥時間應在晴天上午9點以前或下午5點以后,若遇雨天應及時補噴。 3.幼齡蟲有受驚落地的習性,打藥時注意噴灑地表,以及地邊地埂、路旁雜草等地方,防止粘蟲逃逸擴散。 4.中高齡蟲應適當加大用藥量。蟲量特別大的田塊,先拍打植株將粘蟲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噴藥。 |